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推荐本站
首页 > 基层党建 > 暖心秘书 > 请您阅读:
情注山村拔“穷根”
作者:杨善泽,王宏伟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9/30 收藏|留言|字体: | 投稿

情注山村拔“穷根”  

——记启蒙镇便幌村同步小康第一书记刘俊明  

   

秋日的风吹过锦屏县启蒙镇,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一个皮肤黝黑的身影在便幌村疾驰。远处的山,近处的田,林海深处的人家,是他扶贫攻坚作战图上靶标。  

从定妥到流洞7公里,从定妥到岑果10公里,从岑果到八龙4公里,从定妥到归宿6公里,从定妥到者模2公里……便幌村2.4万余亩土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洒下辛勤的汗水。  

  作为县供销社派驻便幌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刘俊明来到便幌村这个省级贫困村已经有五百多个日子,无论是工作组成员还是第一书记,他一直和其他成员奔波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走了多少山路,淌过多少溪水,进了多少次农户的家,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便幌是一个侗族村民为主的村寨, 7个自然寨21个村民小组散落在林海深处的各个山头,沟壑纵横,山里是山,山外还是山。由于山多田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农作物种植单一等诸多原因叠加,村民收入水平很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去年,全村建立档立卡贫困户174684人。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刘俊明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怨天尤人。他以湖南人特有的坚定意志,沉下心来开始了自己的扶贫攻坚之路。  

驻村伊始,挨家挨户地看望贫困户,走村入户,耐心聆听贫困户的呼声,从生活起居上关心农户,和农户一起想点子、出主意,帮助他们度难关,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他说,“驻村帮扶就要多走上几里山路,多推开几扇柴门,这样才能看得更多,听得更多,了解得更多,帮扶才能更实。”  

群众冷暖记心头,扶危解困显身手。记得去年4月底,持续降雨,灾难降临到岑果贫困户龙家斌家,泥石流倾泄而下,将龙家斌家房屋冲得支离破碎,龙家斌被泥石流淹埋致死。一家的顶梁柱溘然离逝,留下了一个残缺的家,呆的呆,小的小,场面惨不忍睹。刘俊明冒雨赶赴现场,吊唁亡灵,安抚其家人,与县民政局协调救灾帐篷2顶,安置到安全地方。为了不让其子女失学,牵线搭桥,捐资助学。解决了龙家斌遗孀姜胜英户燃眉之急。  

去年底,八龙寨残疾人家庭姜新兰户日子过得紧巴巴,40多只小香鸡难找销路,眼看快过年了还没钱买年货。刘俊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积极帮助找销路并且卖了好价钱,让姜兴兰一家高高兴兴过了一个祥和年。姜兴兰说,“要不是刘干部,这年不知道怎么过啊!”  

修好产业路,恢复损毁渠。流洞至八龙原是崎岖的山间小道,是村民们的要道,村民靠肩挑背驮生产。为了修路,刘俊明跋山涉水实地踏查,争取到产业路项目立项。可是扶贫项目只负责修路,不负责占用耕地补偿。村里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民又穷,补偿的钱从哪儿来?没钱,路无法修!村民几乎想放弃该项目。“没钱,我来想办法,路一定要修!”刘俊明对村民一诺千金。项目开工后,他与村民战斗在工地上,顶着烈日,量田丈地,虽然大汗淋漓,皮肤晒得通红,但精神饱满,骨子里透出着一股使不完劲儿……为了兑现承诺,刘俊明硬着头皮,跑机关进企业,到处“化缘”。这个单位1千,那个企业2千,凑足了5万元公路占用耕地补偿款兑现了给了村民。

今年春耕前夕,由于“7·20”特大暴雨对流洞、八龙农田灌溉设施损毁怠尽,为了不务农时,刘俊明垫资7000元,购买水管分发农户,使农田得到及时耕种。  

“扶贫门外汉”蝶变“扶贫百事通”。初驻村时,作为扶贫战线上的新兵蛋子,刘俊明掌握扶贫知识少,村民向他了解扶贫方面的政策时,不是三缄其口,就是答非所问,是一个地道的扶贫门外汉。 “以前知道扶贫,但理解不透彻。驻村工后,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刘俊明说,从脱贫攻坚政策学起,“两率一度”、“两不愁三保障”、学产业帮扶、学政策宣传,对不懂的向老同志请教,向扶贫站工作人员咨询,拜村民为师,不耻下问。从对扶贫知识的一知半解到扶贫百事通,他花了不少功夫。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积累,如今,他对扶贫政策烂记于心,村民称他为“扶贫百事通”, 扶贫政策、知识随手拈来,张嘴能说,并把扶贫政策和知识用贫困户听得懂的语言进村入户宣传。  

兴产业,强造血,抓实精准扶贫,这是刘俊明驻村工作的出嫁点和落脚点。在他和村两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带动下,以“一种两养”为抓手,唱好绿色发展致富曲:引进香榧种植,成立丽锦生态农业合作社,种植香榧194亩,吸纳贫20多户困户入股,如今,香榧长势喜人,贫困户增收有望;引导贫困户三变资金入股八龙黑毛猪养殖场,采取“党员+贫困户+合作社”模式,围绕“1113” 目标,通过“1份股金分红+1份青饲料收入+1份就业工资”,使10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86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户均增收346元,青饲料户均创收1000元以上,实现实现贫困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以村为家,舍小家顾大家。他的妻子在茅乡镇工作,女儿在民中读书。驻村后,刘俊明一家三口各住一方。因为驻村,顾不上女儿,他只好把女儿寄养在一个朋友家。但对待驻村工作,他脚踏实地,甘心情愿,以干求成,以干求胜,犹如一只上足了弦的发条,四处寻求脱贫及发展之路,经常十天半月不回一趟家,有时候抽空回去一趟,又急匆匆地赶回来,投入到繁重的扶贫攻坚工作当中。妻子经常笑他:“自从在便幌村有了新家,把自家当宾馆了。”妻子孕期不能陪护却独自让她一人承担房屋装修重担。刘俊明说,“对妻儿,亏欠太多太多!”特别是其父亲弥留之际想见他一面都没能如老人所愿。谈及父亲的病逝,刘俊明说,没有在父亲病榻前尽孝,是他永恒的遗憾和心痛。  

履职第一书记,敢于担当,砥砺前行。今年9月初,他挑起了便幌村第一书记的大梁,胸中绘就了便幌村脱贫攻坚战略图:以思想扶贫为根,把干部群众精气神鼓起来,在全村形成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强大合力。以产业扶贫为重,让群众生活富起来。以基础扶贫为本,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寨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便幌村成为“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四在农家”的一面旗帜。  

  “决不让一户一人掉队,决不拖全镇后腿”他在启蒙镇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暨脱贫攻坚连成立誓师大会上立下了 “军令状”。 立于言,践于行。他行走在田间地头,为改变便幌贫困面貌,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心中始终装着一个明确的脱贫方案。瞧,他正在与支书林昌树商议“党员家庭户”挂牌管理的事宜,把党员干部打造成从不走开的“帮扶工作队”!瞧,他正在与养羊大户林泽甫怎样带动贫困户发展。瞧,他正陪同浙江陈总考察大闸蟹种苗基地用地,争取项目早日落地。瞧,他正在挑灯夜战,谋划婆洞鱼花合作社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蓝图……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俊明扎根山村,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便幌村这片寂寞的土地带来了一片生机。一个经济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便幌新未来”渐行渐近。  

  (审核:蒋天慧) 



<< 返回主页录入:锦屏启蒙龙必树    编辑:党建综合科姚本穗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

    365bet指定开户网址 Copyright @ 2013-2016 By QDNZZB.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黔东南州委组织部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营盘坡东路51号

    黔ICP备10200115号-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83号 邮箱:qdnzzbe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