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黎平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整合县乡村三级教育宣讲资源,不断拓展宣讲教育平台,在县级推行“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在县直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两新组织推行“新时代讲习所”的宣讲教育模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图为县人武部政委熊朝锐到德顺乡为“讲习所”开讲)
围绕“三个立足”,让定位变准。一是立足讲习本职,小阵地联通大链条。坚持党组织延伸到哪里,讲习场所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在县委党校挂牌成立“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基础上,依托村级远程站点、闲置校舍、专业合作社、道德讲堂等,通过挂靠、联建、帮建等形式推动讲习阵地向一线靠、向农村建,逐步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梯度推进的讲习网络,全面延伸党员教育培训“神经末梢”。二是立足侗乡特色,小课堂演绎大舞台。将讲习场地设在田间地头、农家院坝,通过“侗族大歌”“三语解读”“款词”等吹、拉、弹、唱相结合的形式,变传统讲习教学为开放式、体验式教学,让基层党员群众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党员群众乐意参加,培训学习效果更佳,得到群众一致点赞。三是立足基层需求,小菜单凸显大效益。根据不同类型党员干部群众等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突出“四讲四干”,围绕讲解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内容编制“学习菜单”,以“精装菜单”形式,供基层党员群众“点单”参训、“云上”学习,力求做到“合理配餐”、“送、需”匹配,真正达到党员干部群众干有方向、干有目标、干有激情、干有效果的良好局面。
(图为县政务中心“讲习所”开讲)
建立“三个库房”,让内存变大。一是建立“讲师库”,破解“谁来授课”问题。按照“覆盖面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原则,通过在县级干部中“请”、县委党校教师中“派”、宣讲骨干中“选”、乡村土专家中“聘”等形式为县乡村三级讲习所配齐师资团队,并按“政策讲习员”“技术讲习员”“文明讲习员”等分批分类建立起教学师资库,请他们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目前,已组建讲习员队伍80余支,人数规模达760余人,形成“专职讲师专职讲、兼职讲师指导讲、辅助讲师辅助讲”的队伍格局。二是建立“课题库”,破解“讲习什么”问题。根据新时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脱贫攻坚的需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分模块设置“课题库”10余个,内容涵盖十九大精神解读、脱贫攻坚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为基层党员干部送上丰富“精神食粮”。三是建立“考评库”,破解“如何转化”问题。按照准备和建设、评估和验收、深入开展讲习等内容建立“考评信息库”,通过党建督导组暗访、公开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开展动态跟踪督促考核。召开党建工作述职会议,专项听取和测评各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把“新时代讲习所”工作实施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重要依据。
(图为龙额镇下德俄村在榕树下开办流动“讲习所”)
突出“三个服务”,让实效变优。一是服务大局。突出“硬件带软件”,通过挂牌创设“新时代讲习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农村基层,将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生产一线,让党员群众在听、说、悟过程中将思想统一到党的决定上来,争当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主心骨。二是服务发展。“新时代讲习所”搭建起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带领群众共谋改革发展大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助推全县15个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三是服务群众。通过“院坝讲习”“鼓楼讲习”“田园讲习”,及时将党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传递到群众身边,让大家提觉悟、懂政策、明方向、有知识,真正为当地党员群众送去“营养剂”和“致富经”,切实增强党员群众内生动力。(审核:陈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