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选才用人的管理思想,认识到“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重要性。古人治国用人的聪明智慧,足以让后人从中受到“知兴替”的有益启发。共产党员网制作“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系列文章,从历史中选取若干典型故事,从用人的重要性、用人标准、用人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经验、观点和做法。
古代所谓培养人才,主要是指培养治国理政人才。以培养治国理政人才而言,读书在于明理;而明理必以对现实社会的广见博闻、对实际生活的切身体会为基础,否则,即使对书本词句烂熟于心,也不能深刻理解,不能深切领悟,因而也就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实际上,只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生活经验,而不必凡事亲力亲为,那读书的效果就与死读书大不相同了;如果在有了一定知识和能力之后,再有目的地到实践中去进一步体会和锻炼,那就更是如虎添翼,学识和能力大增。
东汉王充在《论衡》里讲了这样一番道理,他说:“齐地世代刺绣,普通妇女没有不会的;襄邑世代织锦,再笨的妇女也是织锦的巧手。天天看,日日做,手就熟练了。”又说:“处理政务能力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当然从事机关文案工作的文吏在前,而钻研学问的儒生在后,这是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如果从讲论儒学的角度来衡量,则儒生在上,而文吏在下。要说种田,那农民最棒;要说经商做买卖,则商人最能。”因此,一个人在某方面能与不能,就看他是干与不干。王充在这段话里至少说明了两点意思:一是熟能生巧,实践出能力;二是读书人固然聪明,但要做好某项事情,还须积极参与实践。
从实践锻炼的角度看,担任一个职务的时间不宜太短,尤其是一些需要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职务更是如此。金世宗经常和大臣们在一起讨论用人问题,有一次金世宗问:“我们的学士院(同其他朝代的翰林院)在出优秀人才方面,怎么大大不如过去呢?”右丞相张汝霖回答说:“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如果能让他们在某种职务上得以久任,自然就可以得到这方面的优秀人才。”这话是有道理的,其他行政职务虽然不像翰林院那样需要久任,但任职时间也不宜过短,因为时间过短难以积累经验,也增长不了多少才干,只能是“镀金”而已。
由于看到了实践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有人进而主张选拔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应该是具有实践锻炼经历的人员。基本办法有两个:一是直接从实际工作的第一线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重要职务;二是挑选素质条件好的优秀人才,安排到第一线进行锻炼,然后再任以重要职务。具体采用哪一办法,要根据拟任职务的工作性质、专业要求以及后备人员状况等具体情况而确定。
为了培养全面人才,古代还提出了京官和地方官交流任职的办法。交流任职也就是给官员增加实践的机会,让官员经受全面锻炼。清顺治十年(1653年),皇帝给吏部的谕旨说:“国家任用官员,是中央和地方互相交流使用。在中央的官员,若已熟悉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就可以由京官出任地方官;在地方的官员,若已熟悉地方的风俗和民情,就可以由地方官调任京官。只有中央和地方的困难挫折都经历过,才能产生真正的全面人才。”古人能提出这样的用人思想,说明他们对人才成长规律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当然,交流任职的主要对象是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并不是大面积的互换,否则会大大增加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
对于优秀人才的成长来说,实践锻炼不可或缺,但不是说凡经过实践锻炼者都会成为优秀人才。同样是到艰苦地区第一线,若接受锻炼者心怀为国为民之志,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往往态度积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苦再累也心甘;但若处处为自己打算,患得患失,就会情绪低落,消极应付。实际上,绝大多数在“临民”第一线工作的人员,都是属于正常的工作安排,并不是以有意培养锻炼为目的的。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能不能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人才,往往决定于个人的志向、心态和勤奋程度。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经历过苦难岁月,遭受过重大挫折。这些不期而至的苦难和挫折,对承受者来说绝对不是一种有意培养,但确实是一种逆境考验。面对逆境,有的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则不甘沉沦,自强不息。孟子曾随口列举出舜、傅说、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几位著名历史人物,指出他们都曾经是或出身微贱,受尽煎熬;或沦为俘虏、囚犯,备受侮辱。孟子因此总结出至今人们仍喜欢引用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提出一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可以说,立志成才者,只要有了这种境界,不但会在培养锻炼中脱颖而出,也会在逆境锻炼中成为优秀人才!(摘编自《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侯建良 刘玉华/著)